圖為文成江(左)指著警察顏家清說:“他是個好人。”
2015年10月22日,正在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上班的顏家清收到了來自武漢市公安局轉來的信訪函。
“老文到市局投訴我?”拆開函件,信訪人姓名一欄上“文成江”三個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顏家清口中的老文,家住武昌區公平路14號武昌公安分局住宅小區,在小區當水電工。“我從自家窗戶往下看就能看到他家大門。”按照顏家清的說法,兩人屬于“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
既然是信訪,顏家清便按照正常的程序,準備處理其中反映的問題。然而,在信訪事項中,老文卻留下了一封35字的感謝信。“信訪人文成江來信向武昌公安分局住宅小區內的顏家清干警、劉亦兵干警表示感謝。”
信訪函中收到感謝信,這是顏家清從警30年來的第一次,這也讓他該如何回復犯了難:“他的心意我懂,但這個信訪函我怎么回復,難道說不用謝?”
異鄉打拼
因妻子一句氣話再也不回家
“我盼回家盼了21年,但我不敢回去,是他們幫家人找到了我,讓我有了回家的勇氣。”文成江的心意,就是對幫自己回家的兩名民警表達謝意,但是程序上的不清,讓感激有了一段插曲。
生于黑龍江省尚志市的文成江,今年已經64歲了,自從1994年離家經商后,就再也沒有回到故土。家鄉在他的印象中已經模糊不清。
“1994年,我放棄了汽車修理的工作,從尚志遠赴珠海,從事建筑行業。”下海需要資金,文成江帶著家中的積蓄,以及借來的1萬元錢,更帶著改善家庭環境的決心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拼。
離家時,文成江下定決心,不達目的誓不回家。“我一直是個要面子的人。”然而,倔強擋不住市場行情的變化,他的致富夢很快破碎,帶出去的資產所剩無幾。
人生最低谷時,文成江接到了愛人的電話:“你虧了錢可以回來再干。”這樣溫情的話語卻讓愛面子的文成江堅定了異鄉賺錢的信念。
幾次電話,文成江拒不回家,這時家中因為欠錢更加拮據。愛人開始失去耐心,1994年10月,妻子的一句氣話讓兩人徹底失去了聯系:“妻子對我說,掙不到錢就死在外面。”
為了面子
“就算我能走,我也不會走”
為了自己的致富夢,當年11月,文成江及其在珠海認識的湖北人一起來到鐘祥,繼續從事汽車修理行業。然而,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困擾著文成江,在鐘祥,他努力經營卻沒有起色,還弄丟了自己的身份證。
沒有身份證,戶口留在不會回去的家,文成江成了“黑戶”。1998年,在一位朋友的邀請下,他來到武漢,成為云生汽修廠的一名生產廠長。2004年,云生汽修廠被賣掉后,他便租住在公安分局住宅小區,利用手藝,從事房屋的維修工作。
“這些年,錢沒掙到多少,掙到了還不能存。”沒有身份證,讓文成江不能存錢,不能購買車票,可以說他無法離開武漢。“就算我能走,我也不會走。”直到現在,文成江依然表示“男人要臉”。
“我已經習慣了這里,院里的鄰居對我不錯,逢年過節,他們都送圓子、魚塊給我,還把用不著的電器給我,一直以來我不打算離開。”文成江在2005年購買了一瓶農藥,放在自家的柜子上,他說一旦有一天自己不能行動,就會用這瓶農藥結束自己的生命。
逢年過節
是老文內心最掙扎的時候
這么多年在武漢,雖然受到鄰居的照顧,但是每年的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和中秋佳節,都是文成江內心最掙扎的時候。
一瓶紅星二鍋頭、半斤花生米、20個饅頭,一些蘿卜,這是老文春節的標配。花生米就二鍋頭、生蘿卜咽饅頭,吃完飯,他便會步行穿過長江大橋,再從長江二橋走回家。
“我從來武漢到現在,一直不敢開火,熱騰騰的飯菜讓我想家啊!”在文成江的家中,雖然有一個完好無損的灶臺,但卻從不曾開火做飯。饅頭、冷飯、大餅各種主食他都吃過,唯獨餃子他不敢品嘗,因為餃子里有家鄉的味道。
鄰居們送的東西在文成江家中雜亂地放著,每尋找一件都需要花費時間,但是一本名為《中國城鄉交通網》的地圖集,卻放在整個家中最顯眼的地方。“這本書,我只會看一頁,那一頁就是我的家鄉。”
職業敏感
民警主動幫助老文找家人
多年的掙扎最終沒能躲過兩位民警的眼睛,“有家不回,避談家人,讓我們起初懷疑他有案子在身。”顏家清說,一直以來,文成江在小區中樂于幫助別人,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身世,他總會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