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網絡賭博不能自拔,某銀行酒泉肅州支行綜合柜員高某某竟將5名客戶的136萬元資金挪用當賭資,后來因窟窿太大而自首。可直到案發前這5名被挪用資金的客戶還尚不知情。昨日西部商報記者從酒泉市肅州區檢察院獲悉,經該院公訴,被告人高某某因挪用資金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同時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一些銀行管理漏洞,使被告人犯罪得逞的情況,檢察機關已向相關銀行發出了檢察建議書。
挪用資金用于賭博
2015年3月,某銀行酒泉支行綜合柜員高某某到司法機關自首稱,自己挪用5名客戶的儲蓄和理財資金136萬元并通過網絡賭博。據肅州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表示,在高某某自首之前,被挪用資金的5名客戶還尚不知情,他們以為資金安全。那么高某某到底是如何挪用客戶資金的?據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查明,被告人高某某在某銀行酒泉支行綜合柜員期間,私自以儲戶郝某某、王某某的名義分別開設兩張借記卡,并開通這兩張卡的網上銀行由自己支配使用。2014年11月19日至2015年2月17日,被告人高某某在經手辦理儲戶李某某、馬某某、趙某某、董某某、裴某某存款、理財、保險業務過程中,私自陸續將該5位儲戶的136萬元存款轉存入由其掌控的上述兩個賬戶中,通過網上銀行,全部用于網絡賭博。
冒用身份證復印件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高某某自從2014年后半年通過網絡迷戀上網絡賭博后,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為了籌集賭資,被告人高某某首先利用儲戶辦理業務留下的身份證,辦理了兩張銀行卡和網銀綁定。然后高某某通過向平日的熟悉客戶推銷理財產品、存款、保險等業務,先后讓李某某等客戶來到銀行辦理業務。由于平日里都是熟悉的客戶,高某某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只給客戶出具了補打憑單。這個單據只能顯示辦理了業務,但具體辦理了什么卻不得而知。客戶拿到這個憑單還以為業務已經辦好,就未細致詢問。而高某某隨后便將這些資金存在其用冒充客戶名義辦理的銀行卡中,通過網銀轉賬用于一種叫“百家樂”的網絡賭博。在該案案發后,高某某的家屬已于2015年3月4日將其挪用的資金全部退回。
構成挪用資金罪獲刑
2015年9月15日,酒泉肅州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高某某的行為構成挪用資金罪,一審以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一審判決后高某某未提起上訴,該判決已生效。通過辦理該案,酒泉肅州區人民檢察院發現,該案的發生也與銀行內部管理不完善有關。為此檢察院已向相關銀行發出了檢察建議書,希望銀行吸取教訓,確保銀行客戶的資金安全。(西部商報 記者宋芳科通訊員李艷霞)